发黑工艺的原理是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膜,以隔绝空气,达到防锈目的。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工艺也称为发蓝。但是发黑工艺有缺点,优质发黑处理工艺的附着力和耐磨性差的缺缺陷,如果做盐雾实验一般不会超过12小时。外观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发黑处理,目前发黑工艺常用在电机轴等零件部件上使用。很多金属工件在生产的时候,都会在表面进行发黑加工,虽然发黑成本低较为便宜且美观,但其防锈性能较差,容易生锈。不锈钢表面发黑处理工艺决定了发黑防锈性能差的先决条件。所以发黑产品普遍都要上发黑防锈油这道工序来预防生锈。
发黑表面处理后的封闭处理。(1)工件经中和水洗后,再热水洗,甩干,彻底干燥后,浸热防锈油(80~90℃)进行封闭处理,时间约2min。(2)工件经热水清洗、甩干后直接浸入脱水防锈油中进行封闭处理,时间在3~5min,取出后自然晾干。(3)海城工件发黑后先在80~90℃的1%肥皂溶液中填充处理,取出干燥后可以直接浸普通机油或防锈油。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提高钢件的防锈能力。不锈钢表面发黑处理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亚铁。
优质发黑表面处理时如何让发黑膜更牢固?不锈钢表面发黑处理如果出现发黑膜附着力差,容易擦掉的现象,原因如下:1、工件除油清洗不彻底。解决方法:加强发黑前处理,采用中温除油,必要时采用二次除油操作。2、工件酸洗后水洗不彻底,将工件上残留酸液带入了发黑液中,造成酸污染。解决办法:工件酸洗后采用流水漂洗或两次水洗。 同时,将已经被酸污染的发黑液用适量碱液调整溶液的pH值重新回到2.5左右,或将酸污染的发黑液换掉。3、发黑工件表面有浮锈也会造成发黑膜不牢。工件酸洗、水洗后应立即进行发黑。如果不马上发黑,则需将酸洗后的工件浸泡在清水里,避免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工件暴露于空气中很快会产生浮锈。
发黑表面处理的操作流程:工件夹→去油→清洗→酸洗→清洗→氧化→清洗→皂化→热水煮沸→检查。海城发黑时所需温度的宽容度较大,大概在135摄氏度到155摄氏度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优质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金属“发蓝”药液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
海城发黑表面处理与磷化有哪些区别?发黑和磷化的区别在工艺和药剂选择差异很大,发黑主要用氢氧化钠和亚硝酸钠在135-145度煮制成。其碱性较强。磷化主要成分就是磷酸及主盐,如:锌,钙,锰等。温度5-95度不等。磷化耐蚀性要比发黑好许多。如锰系的磷化(上防锈油后)其耐腐蚀性要比发黑好上10-20倍。所以目前黑色膜层大有代替发黑(发蓝)之势。目前,我国的发黑处理企业大多都是采用发黑溶液进展的,在发黑溶液进展加工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沉淀和后沉淀现象,该现象对于发黑处理的效果影响非常的大,不进展解决该现象,那么根本无法保证其质量。因此,不锈钢表面发黑处理操作人员选择性能比较好的发黑剂,减少沉渣的产生,从而提升发黑的效果。
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不锈钢表面发黑处理在550℃高温下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呈现出天蓝色,所以称为发蓝处理,在350度低温下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出暗黑色,所以称为发黑处理。发蓝处理一般用于兵器的制造,优质发黑处理一般是在机械零件中使用。在工业加工中,钢铁表面容易出现氧化、腐蚀现象,严重降低产品的品质。在钢铁表面处理过程中,防锈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工艺。钢铁发黑处理工艺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钢铁防锈处理工艺,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钢铁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隔绝空气中的腐蚀物质,达到一段时间内防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