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是发蓝发黑的主要过程。Fe3O4 薄膜是否致密、光滑和足够厚取决于氧化阶段。工艺温度为550°C。黑化溶液的温度为130至145°C。浸泡时间为 50 至 80 分钟。承接含碳量高的高碳钢,氧化速度更快,浸泡时间可以更短。含碳量低的低碳钢氧化速度慢,需要较长的浸泡时间。合金钢,特别是高合金钢,工件表面有一定的残余奥氏体,对碱性溶液有很强的抵抗力,不易生成Fe3O4,所以浸泡时间较长。将待清洗的钢铁件浸没在钢铁除油剂槽液中,静置几分钟,取出,将钢铁件表面除油剂残液水洗干净。抛丸加工钢铁发黑工艺的成败,除油是关键。如果,钢铁表面的油污没有清晰干净,就会直接影响终发黑的质量,出现黑膜结合力差的情况。情况严重时,将会导致钢铁无法发黑的情况。
承接发黑表面处理时容易遇到哪些问题?(1)氧化膜疏松。氧化膜应很致密,与基本结合很牢固。如果生成的氧化膜疏松,容易擦掉,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新配制的氧化溶液缺少铁离子引起的。解决办法,是加入一些旧的氧化溶液,或者加入一些干净的钢屑,煮沸30min,以增加氧化溶液的铁离子浓度,这现象就会消除。(2)抛丸加工工件表面呈红褐色锈斑。氧化膜应呈深黑色,光亮且平滑。如果工件表面出现红褐色斑点或连成一片,这主要是由于氧化溶液中氢氧化钠过浓、生成氧化铁过多所致。解决办法是调整溶液成分,补充加入一些亚硝酸钠和水,以降低NaOH浓度。(3)工件表面呈淡灰色。工件表面失去乌黑光泽,呈淡灰色,这是由于氧化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过低引起的。解决办法,补充加入适量的氢氢化钠。
营口黑色金属表面经蓝色处理后形成的氧化膜,外层主要为四氧化铁,内层为氧化铁。灰黑色甚至白色,专门为黑色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开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黑色防锈油产品,有效解决黑色工件防锈差,外观满足客户要求。金属表面发黑处理适用于黑色、电黑色、镀锌、黑色、电泳防锈等精密硬件部件。发黑处理:是将钢铁金属零件浸没在很浓的碱和氧化剂的溶液中,抛丸加工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氧化,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均匀致密而且与基体金属表面结合牢固的四氧化三铁薄膜的工艺。这层薄膜,对金属表面的防腐有很好的作用。由于实际生产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层薄膜的颜色有蓝黑色、黑色、蓝色(所以有时又称发蓝)等等。
钢铁发黑剂所形成的维护膜,不受钢铁零件中的合金元素的影响,适应性好,可以处置铸铁、弹簧钢及各种合金钢对渗碳、碳氮共渗淬火,高频局部淬火等的热处理工艺后的回火发黑皆可应用,因而具有较广的使用性,目前已成功的应用于 50CrV 60Si2Mn 65Mn 35CrMo 70# 钢丝、 12Cr 20CrNiMn 等材质。抛丸加工发黑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例如:随着发黑量的增多,发黑剂有效成分不断消耗,发黑速度逐渐变慢,需适当延长发黑时间。还有就是,抛丸加工冬季发黑时间应长一些,夏季发黑时间应短一些。
营口发黑表面处理的作用是什么?通过金属表面发黑工艺的应用,可以在金属产品表面产生致密的氧化膜,通过该氧化膜,可以很好地将金属基体和外界空气隔绝。这样,可以避免与空气中的腐蚀物质直接接触,可以降低金属被腐蚀的风险。也就是说,金属发黑工艺的应用可以提高金属防锈性能。众所周知,承接金属发黑处理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件的防锈抗腐蚀能力。随着工业的发展,用户的需求不断增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钢铁发黑行业与发黑剂配方的创新性发展。现在,取代铁件高温煮黑的钢铁常温发黑剂技术,越来越获得大众的认可。
发黑主要就是把工件放置在空气、水蒸气或化学药物的溶液中,然后进展一定的加工步骤,后在工件的外表穿上一层“外衣〞,从而改善了其耐蚀性能。不过当前的发黑处理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假设不进展处理,那么就无法提升发黑处理的效果。发黑处理就是将金属工件放在浓的碱和亚硝酸钠溶液中加热、氧化,使金属工件表面生成一层厚约0.5~1.0um、均匀致密,且与集体金属结合牢固的四氧化三铁薄膜,这层膜能起到储油作用而提高工件表面的防锈能力。发黑本质是工件表面金属的氧化过程,氧化处理后一半的色泽都是蓝黑色。随着氧化膜厚度的增加,膜层的颜色由浅逐渐变深,其顺序为:无色→黄色→橙色→红色→紫红色→紫色→蓝色→黑色。